关灯
护眼

“比你的赵姨娘怎么样呢?”雍正打趣地问。

“春兰秋菊,春兰秋菊,”乌思道吱吱唔唔地说∶“各一时之羲也。”

夜探红楼(七十八)

快到中秋节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爽不爽的倒说不清楚,不过月亮倒是真亮,晃的人几乎不敢正视。这也难怪,康熙年间,“空气污泄”这个词儿还不存在呢!

贾五第一次不和母亲在一起过中秋,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自己的老妈为人絮叨得很,一天价的在自己耳边嘟囔∶“不要喝凉水,”、“衣服不能乱丢,”、“碗怎么老洗不干净,”、“看你这个邋塌样子,以后怎么娶得着媳妇!”

老爸当然最知道老妈的脾气,那年从美国回来,送了她一件钥匙坠儿“老妈随身带”,按一下第一个钮,会发出来一个愤怒的女人声音∶“Stopit!”(住手!);按第二个钮,还是那声音说∶“Itoldyouso!”(我早告诉你啦!);再按第三个钮,那个声音喊道∶“Areyouhappynow?”(你现在高兴啦!)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他们也挺有意思的,离了婚还是好朋友。唉,老听不见老妈的叨唠,怎么还怪想的呢!

贾五走出房门,一阵凉风吹来,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转身回去,打开衣柜想找件厚点的衣服,翻来翻去,也不知道袭人是怎么收拾的,怎么全是夏天的衣服呢?

一道红光在灯下一闪,他顺手抓了起来,是蒋玉函送给他的那条大红汗巾。

那天自己就是系着这一条,挨了打,上面泄了好多自己的血,五儿拿出去给自己洗的。

“五儿!”想起五儿,贾五的心像针扎了一样∶“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他的眼睛模糊了,耳边又响起五儿那悲凄的歌声∶“小白菜啊,地里黄啊,三两岁上,没有娘啊┅┅”

“宝玉,发什么呆呢?”黛玉笑嘻嘻地走了进来。

贾五擦擦眼睛∶“没,没什么,妹妹请坐。”

黛玉坐下,顺手把贾五手里的大红汗巾拿了过来∶“哦,你又在看这个呀,我记得上面还有几句好奇怪的诗呢,哈哈,在这里∶峨嵋金顶老庙后,大松树东一丈六。”

黛玉把那汗巾凑到灯下仔细看∶“宝玉,这汗巾的面子和里子不是一样的材料,面子是苏绣,里子是个好奇怪的薄绫,好象还缝了好几层呢!”

贾五凑过来一看,可不是,迭了好几层缝上的,那字儿就在最外的那层红绫上。

那么,是不是里面还有字呢?贾五看看黛玉,黛玉笑着拉开他的抽屉,拿出一把小银剪子,轻轻把线拆掉,把面子和里子分开。

黛玉把迭在一起的红绫里子铺开在桌子上,还是只有那两句话∶峨嵋金顶老庙后,大松树东一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