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却说刘逸拜了蔡邕为师后,每日确是战战兢兢的,不敢有丝毫怠慢的地方,上午即是刻苦习妍孔孟之道,下午却是习武强身,蔡邕见此更是欢喜、如此好学在加上又刻苦学习,将来必成一代大儒,至于刘逸下午时舞枪弄棒,蔡邕到是没说什么,毕竟君子六艺,多一艺傍身有何不可?(在这里无痕也向大家解释一二,因为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以古代文人对武夫的讨厌程度,特别是蔡邕这样的大儒,肯定是不喜刘逸习武的吧!那你这样写却是不妥。无痕在这里说一句,都是电视剧害人,很多人对文人的了解都是停在元明清时期,那种整日只知之乎者也的酸秀才、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那个时期的读书人,但唐朝以前,每个读书人都是有武艺傍身的,有的擅长骑术,有的擅长弓箭射术、那时侯的君子刘逸是人人必习,并不向唐朝以后的绝大多数书生一般、手无缚鸡之力;举个列子就说刘备的老师卢植,自己本来就是位大儒,同时也是一位将军,若要按照文人看不起武夫的说法,为何卢植在士林中还能占有如此高的地位?大家别被电视剧忽悠了。)

    “报,老爷,府外有一老者求见?”这一日刘逸和蔡邕正在论题时,看门的小厮跑过来禀报道。

    “哦,可知来者姓甚名谁?”蔡邕放下竹简,撇过头对小厮说到。“回老爷,他就只说了他姓郑,其余的小的却是不知”小厮如实说道。

    “姓郑,怪哉!朝中与某相交者却是没有郑姓之人,你这又是何人?”蔡邕一手拿着竹简轻拍向另一只手,摇头晃脑的说道。

    “这位大哥、敢问来人可是一身文士打扮,气质与老师一般?”听到二人的对话,刘逸却是想到一个人,莫非是他来了?

    “公子所言正是、来人正是一身文士打扮,端是气质不凡,犹若仙翁一般。”见刘逸发话,小厮也急忙回到,虽然他不知道刘逸的家世,却知道刘逸是蔡邕的弟子,身份不凡。

    “哦,果真是他,快老师!我们一起去迎接老先生。”听到小厮的回答,刘逸果断决定道蔡邕看的是一片迷糊,谁啊?还要我亲自迎接,不免感叹刘逸小题大作了,想他蔡邕在士林中却也是一代大儒,身份自是超然,来人自是一副文人打扮,肯定也是士林中人,既然如此,以某在士林中的地位难道还要去迎接一个不知名的学者吗?不得不说古代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都有自己傲气,平日里亲近是因为没人触到他的虎须,所以显得亲易近人,可一旦碰到他的一亩三分地了,他自有的傲气便会散发出来,正如现在的蔡邕一般,以自己在士林中的地位,自己弟子还要叫上他一起去迎接一位不知名的学者,这不是掠到他的虎须是什么?

    想到此处,不由对刘逸说道:“逸儿,你看你是不是小题大作了?以某看,为师就不必去迎接他了吧!”

    刘逸一听哪还不知道他的意思,心里不由感到一阵好笑,你别说蔡邕小气的样子还真是‘可爱’也知道蔡邕是误会了,也不敢逗弄于他,说道:“老师,并不是弟子戏耍于你,实在来人身份却是极为尊贵,特别是在士林中的地位却是更甚一筹啊!老师您想想,在士林中地位超过老师者,姓郑者又是何人?”

    “莫、莫非是郑大家郑玄?”蔡邕吃惊的说道,这也不怪他,这郑玄如何在洛阳,而且又来他的府上,顾不得其他,急忙对小厮说到:“快快快,请郑大家进来,不,某亲自去,”

    也怪不得蔡邕反应如此大,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以当时郑玄在士林中的地位,就好比现在一个普通的农民突然见到国家领导人一般的反应。或者用个更加接地气的比较,好比郑玄是个大明星,蔡邕是郑玄的铁杆粉丝,突然有一天大明星突然出现在粉丝家门前,笑着说:“你好,我能进去坐坐吗?”这粉丝的反应你们说会是什么?而此时的蔡邕,就如同那名见着自己偶像的铁杆粉丝一般。

    “快快,逸儿,与为师一起去迎接郑大家”说着蔡邕急忙站起身来整了整衣冠,不等刘逸分说便拉着刘逸得手向门口走去。

    蔡府门前。

    “蔡邕见过郑大家,劳郑大家在此久侯,还请郑大家勿怪。”此时蔡邕正向一位文士打扮的老者微微欠身行礼道,正是郑玄。

    “蔡议郎不必多礼,某也没等多久。”郑玄点头回礼道,由此便可看出二人的差距,即使蔡邕此时在朝为官,可面对郑玄这位经学大师,也要欠身一礼,而郑玄只是微微点头便当回礼,要知道就算是刘宏面对蔡邕的行礼都要躬身回礼,可见郑玄的地位何等之高。

    “弟子刘逸,见过老师”蔡邕行完礼后,刘逸也行了一个师礼,毕竟郑玄可是他要拜的第二位老师,他还想借着郑玄在士林中的地位来提升自己在士林中的地位呢!自然是不敢无理,毕竟在这个时代,对礼数看的可是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