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仪式结束后,温越又前往靖安祠附近的义民庙进行了上香祭拜。

    随后,他对青牙堡的内外进行了巡视。

    如今的青牙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城市,堡内外的人口接近七万,军户富裕。

    青牙堡培养出了大量的军士和军官,由于将士们经常外出征战。

    堡内多是妇女、儿童和其他家庭成员,因此青牙堡成为了耕田队和互助社的重点据点。

    据周点柯介绍,现在各地的耕田队现在主要由流民中的年轻壮丁组成。

    每当农忙季节来临,如播种、收割等时节,耕田队就会前往各个屯堡进行劳动,以此换取工钱和口粮。

    这样的做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秩序。

    即便将士们外出征战,家中的田地也不用担心无人耕种。

    由于农田的重活有人承担,这些家属们大多参与到矿业、畜牧业、商业等经营活动中,生活相对安逸。

    青牙堡的民众受教育程度在整个关外是最高的。

    他们对温越的支持也是最坚定。

    温越心中感到欣慰,他始终记得自己刚建立青牙堡的时候,新来的军户们都是麻木的。

    如今他们个个积极向上,温越感到非常欣慰。

    现在的青牙堡已经成为关外地区的经济中心。

    由于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和余钱,加之财政局控制的钱庄鼓励投资实业,提供低息贷款,因此这里有许多的商店和工厂。

    另外在青牙堡,还有着众多养殖场的聚集地,包括牛场、猪场、鸡场和鸭场等。

    这些养殖场为关外提供了大量肉类和蛋类产品。

    同时也促进了各种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生产出大量的腊肉、火腿等,甚至还有罐头食品。

    要说古代的科技成就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环境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商人和普通民众往往能激发出强烈的发明创造热情。

    这罐头食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制作方法是将家畜肉切块,加入盐和麦面搅拌均匀后,放入瓷罐中并用泥土密封罐口,以此来长期保存食物。

    并且,由于军队作为主要客户的存在,关外地区的肉瓷罐生意非常兴旺。

    经营畜牧业最担心的莫过于瘟疫的发生。

    因此在关外,兽医这一职业变得极为受欢迎。

    受到军工厂的启发,许多兽医开始招收学徒,并慷慨传授自己的医术。

    学徒学成后,需要向师傅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师傅们则可以坐享其成。

    随着教授的学徒数量增加,收入也随之增长,这一做法得到了民政局大力支持。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这种风潮的影响。

    在后世看来,这就是一种职业技术的学校。

    另外,随着商业的繁荣,保安州境内的务工人员数量激增,出现了工人阶级的初步形态。

    包括耕田队、采矿队、修路队以及缝纫女工等。

    看到这一切,温越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商业繁荣是一件好事儿。

    大量的西方国家,近现代就是如此发展起来的。

    当然,这前提是要有良好的税收制度,这样才能和发达的商业活动,构成了良性循环。

    反之,如果没有有效的税收体系,即使商业繁荣也可能导致畸形发展。

    对国家并无益处,这种情况在明末的江南地区尤为明显。

    离开青牙堡后,温越又顺路去了中前所。

    温越漫步于中前所内外,目睹了这个地方日益美丽的变化。

    首先是在外建了好些个大水车,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景观。

    与过去仅有三个小门的布局不同。

    现在的中前所拥有三个大门,通过碎石铺就的大道与关外,青牙堡等地相连。

    道路两旁种植了茂密的树木,行走在这样的大道上,远远望去,中前所壮观不已。

    而在中前所的东边,另外建有一个小屯堡,名叫清水堡。

    居住在这里的多是原有的老居民,以及一些因伤退役的军人,他们选择在此安家落户。

    得益于耕田队的帮助和定期的抚恤金,他们的日常生活无忧无虑,常常沉浸在戏曲和音乐的乐趣之中,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那些不甘寂寞的居民还可以前往练兵局、各个屯堡担任教官,或者在参谋局、教化局找到工作机会。

    整体上,清水堡洋溢着浓厚的休闲氛围。

    温越抵达时,已有众多堡民在城门外等候迎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激动地呼喊:“大将军,您终于回来了!”

    温越面对这些充满感情的堡民,内心同样涌动着激动的情绪,郑重地拱手回礼:“我回来了,各位兄弟姐妹们都好吗?”

    堡民们纷纷回答:“大将军,我们都很好,就是天天都在想念您!”

    他们围拢在温越身边,其中一个右臂似乎受伤的堡民,笑着问道:“大将军,您还记得我吗?”

    温越记忆力极佳,他迅速在脑海中搜寻,很快便认出了这个人。

    他微笑着说:“我记得你,你是那位外号‘狼牙’的夜不收军士田呙吧,田兄弟,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每个月的抚恤银两和粮米,都按时领到了吗?”

    听到这话,跟在温越身旁的后勤局等人,不禁紧张起来。

    听田呙道:“大将军不必担忧,我一切都好,每个月都能领到抚恤粮米,分的田地也有耕田队帮忙,只是……”

    他的表情变得失落,只是不停地叹气。

    温越见他这样,正想询问他有什么心事。

    这时,旁边一位妇人插话道:“大将军,我要向您告状,关于狼牙的事。”

    温越看着这位约莫三十的妇人,看上去表现精明又有泼辣。

    温越有些迟疑地问:“大姐你是?”

    妇人自我介绍。

    说她是天启三年,温越练的第一批新兵,在第一次剿匪行动中,牺牲的一位军士的遗孀。

    堡里堡外的人都称呼她为陈娘子。

    温越询问陈娘子的生活状况,关心她是否按时领取了抚恤金和粮食。

    田呙笑着回应说:“大将军无需忧虑,她不仅得到了土地抚恤,还在青牙堡经营了一家养鸭场,生活得很不错。”

    陈娘子略带责备,看着田呙道:“我是过得不错,但你整天沉溺于酒精,这成何体统?”

    她转而对温越说:“大将军在此正好,您得好好劝劝他。”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田呙的亲密之情,两人似乎暗生情愫。

    毕竟,陈娘子正值青春年华,已故丈夫离世多年,她不可能永远守寡。

    在温越面前,田呙并没有隐藏自己的内心感受。

    原来,从前几年起,田呙的右臂受了重伤。

    起初,熊一扬计划让他担任夜不收军士的训练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