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驿站大厅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众人急促的呼吸声回荡。

    刚刚接到的关于襄阳毫无防备的军事情报,让每个人都心跳加速。

    罗汝才眼中闪烁着光芒:“张老弟,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襄阳乃是军事重镇,里面储备了大量的军需和金银,若是我们能够攻下襄阳,不仅能掠夺大量物资,还能极大地提升我们义军的威名。

    “而且襄阳城里还有襄王府,若是能除掉藩王,我等绝对声势大振!”

    张献忠同样心动不已,思索着说道:“前几天,我们是不是截杀了官兵的信使,还缴获了一些檄文和军符令箭?”

    罗汝才眼睛闪了闪:“张老弟,你是想……”

    张献忠狡黠地笑了笑,说道:“我们的不是派了许多兄弟到官兵的城里去吗,我想派人带着杨老贼的信物潜入襄阳,与城内的兄弟们联络,制造混乱,然后趁机打开城门,这样我们的大军就能轻松拿下襄阳。”

    罗汝才竖起大拇指:“高明,张老弟真是智谋过人,我自叹不如啊!”

    张献忠放声大笑,站起来喊道:“好,就这么定了!火中取栗,险中求富!”

    他喊来自己的义子刘修文:“修文,你带领老营的二十八名精兵立刻出发,携带官兵的檄文和令箭进入城内,制造骚乱,等我命令到时,立即为我大军洞开城门,此前千万不能露出破绽,明白吗?”

    刘修文作为张献忠的心腹将领,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机智过人。

    张献忠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他,也是对他能力的充分信任。

    刘修文坚定道:“父亲请放心,孩儿定会顺利潜入城内,等父亲一到,就为大军开启城门!”

    张献忠点点头,又转过头来,对罗汝才道:“还请罗老哥替我等守住后路。”

    罗汝才清楚这种冲锋陷阵之事,张献忠得心应手。

    因此他并不推辞,起身说道:“张老弟放心便是。”

    ……

    在正月二十七日,温越带领大军自新野起程,仅用一天时间便抵达了襄阳府边境,正式踏入湖广地区。

    然而,他并未直接渡过汉水。

    而是选择将军队隐蔽在山区,每日派夜不收搜集情报。

    温越之所以未立即进入襄阳,是出于对张献忠可能因获悉情报后,而加强戒备,不来了。

    明末的这些农民军极其机敏,能够迅速分辨强弱。

    一旦自己的大军出现,张献忠可能会改变计划。

    此外,为了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救援襄王,过早渡过河,只会引起敌人的警觉。

    根据夜不收的侦查报告,襄阳内外目前尚无异常动态。

    另外,温越还通过情报局安排在襄阳城的间谍商人,补充了不少粮草。

    青牙军一路疾驰,从洛阳赶至襄阳,士兵们每天只能食用炒面和干肉。

    现在终于到达襄阳附近,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了。

    到了正月底,温越甚至亲自伪装成普通商人,在卫士和夜不收的保护下,以富商身份探查襄阳周边。

    一行人身穿里面穿着甲胄,乘船从樊城往襄阳过去。

    路过的百姓商人等看到这支队伍装备精良,护卫们腰挎长刀,背负弓箭,虽然眼神中流露出敬畏之情,但并未表现出太过惊讶。

    如今世道动荡不安,出门在外,没有武装护卫是不可能的。

    只要不携带长矛、大型弩弓、铁甲战马等重型装备。

    即使是携带各种火铳等,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人们只会好奇这是来自何方的豪强大贾,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护卫力量。

    随着大船逐渐接近汉水的南岸,襄阳城的轮廓愈发清晰。

    看着这高大的襄阳城。

    温越不禁心生感慨,金庸老先生果然不曾欺他。

    这襄阳城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座城市三面临水,一面依山,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温越看来,襄阳城的城墙高大厚实,北侧城墙紧邻湍急的汉水。

    这就已经是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没有强大的水上部队根本无法在此展开攻势。

    东面和西面则是面积极大的护城河,几乎如大江大河一样壮观。

    遗憾的是,即使是最牢固的城池。

    如果守城的将士不够得力,那么有这样坚固的防御,也是徒劳无益的。

    ……

    一行人在襄阳城西的一处码头下船。

    只见城郊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商人们穿梭往来,各种地方口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温越对此并无太多兴趣,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环绕城池的侦察工作上。

    经过他的大致测量,襄阳整个城墙的周长约有十五里。

    来到襄阳城的近郊后,众人又发现好几个城门外,不仅有着面积极大的护城河。

    还有一道环绕的壕沟,壕沟底部布满了锋利的竹签。

    这意味着,从这些城门发起攻击的话,需要穿越至少一里的防御区域。

    温越思索,尽管他知道张献忠要奇袭襄阳。

    但并不清楚具体是会从哪个城门攻打。

    而现在看来,从西门通过最是可能。

    崇祯三年的二月初二日。

    下午。

    襄阳城西南方向约十数里处,有一座名为泥家沟的山峰。

    在其西侧不远,便是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隆中山。

    相传这里曾是诸葛亮的卧居之地。

    此刻,在泥家沟的群山之中。

    近千名身着甲胄、披挂斗篷的青牙军战士正静静地潜伏着。

    他们各自坐在帐篷旁边,保持沉默,偶尔轻声交谈几句。

    他们身边的战马都被戴上了嚼子,只有在喂食时才会暂时取下,以免发出声响。

    这支部队隶属于祖柏指挥的甲部。

    自正月底开始,他们便遵照温越的命令,秘密隐藏在这片山林之中。

    祖柏以精明、果断和极具耐心著称。

    即使在部下的几位把总开始感到焦躁不安时,他依然保持着冷静。

    此时,他安静地站在一处山坡上,手持千里镜向山下眺望。

    山脚下不远处即是通往襄阳的主要官道。

    站在山上,任何过往的人马都无法逃脱山上众人的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