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晚上回到屋里的时候,王清流又问了蒙太奇关于竹子的事情,得到的回答就是不知道。

    蒙太奇的意思是这是好东西,但是不知道有什么用,王清流无语了,这是靠谱还是不靠谱?

    随即也没有过多理睬,毕竟是意外得来的,放着也就放着吧。

    翌日,鸡还未鸣,本想不告而别的王清流被王母逮个正着。

    本来就不忍离别之苦的王清流却什么也说不出口,王母没有责备,只是叮嘱王清流吃口热乎的再走。

    王母将晚上准备的馅料包了好些饺子,看着自家儿子一口一口吃着。

    直到王清流实在吃不下,王母才将赶了几夜的衣服拿出来给王清流带上。

    衣服压在王清流的手里,更像是压在了心上。

    王清流的感动就好像这衣服上的针脚一样稠,一样密。

    收好东西,王清流拿出毛笔在自家后院的墙上写到。

    “临行赠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文写罢,一条金鲤涌入王清流的识海,这已经是王清流的第四篇镇国诗文了,王清流并没有勾动圣碑,所以圣庙也并不知道。

    唯一知道发生了什么的王母却是个不识字的,王清流没有解读,怕王母痛哭当场难以收拾。

    收拾好行装,和王母告别之后王清流,便踏上了求学行程。

    直到王清泉早起看到墙上的字解释给王母,王母和刘氏一块抱头痛哭,家里的两个老爷们手忙脚乱的安抚。

    一早,柳学风就在城门口等着,这是两人早就约定好的,两人乘坐的还是四驾青铜马车,同行的只有柳学风一人。

    果不其然,看来这次诸圣学宫的求学机会还真是难得。

    两人都是沉闷性子,路上也很少攀谈,各看各的书,王清流看的依然是小天地里得来的那些古书,因为大多是书简样式的,柳学风不免多看两眼,但是并没有出言询问。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鲁国距离大夏并不算远,而且乘具也算给力,不到一天时间,两人就到了鲁国境内,如果用脚丈量的话,少说要走半个月。

    鲁国是九国之中国土面积最小的,但是地位却是最尊崇的,因为这里既是圣庙所在,又是诸圣学宫所在,同时这里又是世家大族聚集之地。

    而且这里还是孔圣人的故乡,所以鲁国在各国中虽然实力不强,但是没人会招惹鲁国,鲁国也已经名存实亡,鲁国国事大多受圣庙管控。

    王清流二人到鲁国边界就没有再继续乘车了,主要是鲁国遍地都是高阶文人,说不定飞一段就路过大儒头顶,实在有辱斯文。

    所以在鲁国境内为了体现尊重,大多文士都要下车步行,同时又有怀念孔圣人之意。

    王清流自无不可,顺便也能看看沿途的风土人情。

    本来王清流以为大夏的进学氛围就已经不错了,没想到鲁国的学习氛围更好,时不时就能在路上遇见正在背课文的童子,王清流也颇感奇异。

    鲁国处于北方,其为人大多宽厚,不仅热情好客,而且大都身高体长。

    王清流一米七左右的个头,在这里和小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