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牛文乐今年四十岁,是临安成外牛家村的一名书生,这年头读书人不受重视,能考上科举的万中无一,牛文乐也早绝了读书出仕的念想,现在在村中做一个私塾先生,聊以糊口。好在村民对于识文断字的人多少还有些尊敬,所以平时保正摊派税粮时也不会太过盘剥他。

    家里有几亩薄田,在书塾中教书挣份束脩,加上能写会算,三不五时还能帮助村里大户做些采买抄写的工作,所以平常牛文乐的日子也还过得去。

    这天一早,牛文乐就跟着村里的牛老爷还有保正出门,去往钱塘县衙更换新的地契。

    这两年天气不好,江南虽然还能活人,但小灾也是不断。

    今年夏天一场洪灾后,牛家村许多田地都减产了,秋天打下来的粮食比往年少了一半。

    到了隆冬时节,农户家的存粮渐渐吃完,便难免要挨饿,佃户只能逃荒或饿死,而有几亩田地的人家便只得典卖田产换一点糊口的粮食。

    知道今年卖地的人多,牛大户秋天之后便故意摆出一副不想收购田产的模样,硬咬着就是不开口收购土地。直到许多村民实在没办法了,将田地降价之后,跪在牛老爷门前请求,牛老爷才一副老大不情愿的模样,以往年三五成的价格收购了许多田土。

    因为牛老爷为了找个能写会算的人帮忙疏通衙门,每次去改田契都会请他同去,牛文乐知道牛老爷今年是发大财了。

    牛文乐心中一算,也是惊讶,光他经手的,今年过后牛家村怕不是一多半的田产都要进了他的名下。

    在钱塘县衙门口,办完过户的牛老爷一脸轻松,拿出一个纸包,和牛文乐道:

    “文先生今天辛苦了,这点意思,路上喝酒暖暖身子。”

    牛文乐躬身双手接过,连连道谢。

    牛老爷送完银子,便和保正一同拜别牛文乐,好不容易进城一趟,他自然要和保正同去潇洒一番。而牛文乐惯常是去不起的。

    牛文乐独自走在临安街头,偷偷摸着牛老爷给的谢礼,从宽窄厚薄上至少也是五两宝钞。

    牛文乐心中想:大概明年,牛老爷的牛家庄的围墙又要加高几米,为牛家庄种地的庄客又要增加许多了吧。

    牛老爷和保正笑得开心,牛文乐却有些害怕,他是读过书的,每每帮牛老爷过户了新的田土,他就难免想起以前在书上读过的“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描写。

    这可是国家变动的征兆啊!

    可想到这里,牛文乐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而今这大申朝,难道不比书上那汉末、唐末么?

    据说今年黄河又是大灾,死了不知多少人,脱脱丞相想要修河堤,百姓却已被徭役压的苦不堪言,还传出了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诗句。

    南方的豪绅巨贾呢,哪个不在网罗兵士,看着也不像有什么好作为的模样。而朝廷依旧是我行我素,吏员横征暴敛,为官的贪得无厌。

    而今见得四下盗匪也渐渐多了,便说那泰州的张士诚坐地称霸,俨然一方土地,庆元的方国珍更是已成巨宼,横行道路,白日杀人,再看满天下的白莲教,又哪个是好相与的。

    前几天打着方国珍征粮招牌的信甚至送到了临安城外的牛家村来了,虽然最后好汉们也没真来索粮,但也把牛老爷吓得魂不附体,几天睡不着觉。

    哎,牛文乐心想,也不知这大申朝廷能撑的多久,自己这碗安乐茶饭还能提心吊胆的吃上几日哦?

    牛文乐心中惴惴,走了一阵,不绝已来到一处闹市。

    抬头,眼前已看见一家书铺。

    唉,好在还有几本书可以看。牛文乐心想。

    读闲书已是而今日子里他仅剩不多的消遣了。

    他放下愁情走入书店。

    今天书店的人似乎比往常忙碌许多,很多人挤在门前抢书,伙计前后奔跑不断上货,掌柜的也走出了柜台,站在书架前指点着什么。

    走到书架前,见伙计正把一摞袖珍本的厚书往书架上摆。而每摆一本,便被客人抢去。

    看见书封面上大大写着《牡丹亭》三个字。

    而耳边只听得不断有人问:“这是《牡丹亭》么?”

    又有人说:“这便是临安此时最火的《牡丹亭》么,我要一本!”

    “给我拿一本。”

    “我要三本!”

    掌柜的则被喊的头大,擦着汗道:“诸位莫急,都有,都有!”

    牛文乐有些奇怪,这书似乎很火爆。

    他很少见如此袖珍的书,而且那书的装帧方式也是极怪,从外面居然看不见线头,而且也不知怎么做的,居然可以装到那么厚,这如何翻得动呢?

    牛文乐走上前去,他想买一本元贞社刊,他喜欢看戏本,而元贞社刊每期都会有些不错的戏本,而且售价只要两钱一份也算便宜。

    有时牛文乐也会买大都来的玉京社刊或者两湖来的集贤社刊来看,至于本地的小结社,比如春鸣社等的社刊,虽然无聊时也值得一看,但一来戏常不好,二来因为销量不好刻板成本高,只能降低印刷质量,看起来观感也不佳,所以牛文乐很少会买。

    他走进店里,想要问伙计要一份新出的元贞社看,但还没站定,就被后面人推着向前走。

    一下被挤到人前,还没说话,伙计已把一本《牡丹亭》塞到他的手中,口里说:“四钱宝钞,前面付前面付。”

    牛文乐看看这书,

    书籍正面印着《牡丹亭》三个大字,还有一行小字“春鸣社特刊”,下面写着作者名:白鹏飞。

    牛文乐想了一番,却是不认得。

    随手一翻,见到装帧精美,内容字体清晰,印刷的十分不错,而且书本只有手掌大,拿在手中更显得精致无比,让牛文乐一见便十分喜欢。

    牛文乐想着这书虽然小,但厚度很厚,算算少说也有四五万字,若以正式图书的价格来说,四钱却实在算很便宜,更别说印刷还如此精美了。

    但他还吃不准这书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