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桑盛春将桑彦去瀑布下水潭摸石头的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水潭里还有这种宝贝?我年轻时天天去潜水,怎么没有发现呢?”

    桑彦笑道,那种石头,可能水潭里就那么一块,能找到,纯属运气好。

    桑盛春点点头,很知足地将桑彦早上拣出来的云锦石拿出来,摸了又摸,看了又看,道:“没有25万的石头,不过这种石头河里、水潭里到处都是,你说可以卖1000块?”

    “品相好的,还可以卖高一点。”

    “难怪你坚持要留在桃源洞,原来里面有宝啊,走,我们再去摸几块。”桑盛春兴奋道。

    桑彦是不准备朝桃源洞的石头下手的,这点钱他还看不上眼,何况,他很想保持这里的生态环境。

    因此,他劝道:“你老人家不用着急。这种东西,多了就不值钱。我们慢慢弄。”

    “不行,”桑盛春道:“河里有石头的消息,恐怕已经传出去了,再等下去,我们一块石头都弄不着。”

    不得不承认,生姜是老的辣,桑盛春说得有道理。

    第二天一大早,桃源洞就来了一大批人来寻宝。

    沿河上下,都是周边的村民。大家一边在水边搬石头,一边议论纷纷。

    一块石头能卖25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全村就没有几户人有25万元的家产。

    “这块石头好!至少值十万钱。”一名中年村民,兴奋地将河边的一块石头抱起来。

    “我来看看!”旁边的村民都激动地围上来。

    中年人放下石头,让大家看:黑不溜秋,坑坑洼洼的,像一个破烂的篮球。

    “这种石头,还想卖十万块,你脑壳进水了吧?”

    “不就是龙古石吗?如果它都能卖十万块,我们全村都发财了。”

    旁边的村民哈哈大笑。

    这种事,隔几分钟就发生一次,整个桃源洞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桑彦父子俩,头天已经捡了百十来块上佳的奇石,全部收藏在老屋里。

    这些石头,桑彦只准备少量卖一些,大部分他都要留下。

    现在,他准备冬耕。

    只有自己流了汗水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卖奇石,只是权宜之计。

    桑盛春一一将自家的自留地指给儿子看,河对面,有两亩土,一亩田,平常只种了少量的一点玉米,用来酿酒。现在是冬天,都空着,散乱地堆着些玉米梗。

    西行两百米外的山坡上,有一大片土,土有五十来棵冬桃,剩下的全是茶园。

    茶树都有小腿粗细,两米来高,桑彦想起,小时候他还和父母一起,来茶园采过茶。

    当时,茶叶的生意就十分惨淡,几乎卖不出去。每年摘的茶叶,只是自己加工,炒一点自己喝。

    仿佛听父亲说过,这茶园至少有一百多年了,还是桑盛春的爷爷种的。

    前些年,茶园的价格更是惨不忍睹,县里的几家茶厂都破产了,桑家的茶园就更没有采摘过,任由它荒芜。

    桃树倒是结得密密麻麻的,一个个有酒杯子大小了。

    七八年前,镇里突然要求搞“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桃源村要求发展冬桃一千亩。桑家也按村里的要求,种了一亩一的冬桃。

    可是村民没有技术,都不知道如何管理,三年后到挂果采收的季节,桃子结得虽然不错,个头也不小,但味道酸涩,一点不好吃,完全不可能上市。

    镇长已经高升到县里任职,这事也没有人管,就不了了之。

    估计全村,现在都凑不出一百亩的冬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