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一早,长安城厚重的城门轰然洞开,一列列穿戴整齐,衣甲鲜明的士兵,从城门缓缓走出。

    颉利的猜测并没有错,长安城里的正规军确实不够一万人,府兵、南衙禁军加起来一共只有八千一百五十三人!

    人数虽少,但士兵的士气却相当高昂,所有人都视死如归。

    这些都是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的老兵,百战余生,对李世民的信任,远超那些官员。

    除了正规军之外,在队伍的后方,还有一支奇怪的义军。

    那位想要投靠韦安平的大侠,确实有点本事,昨晚一晚的时间,竟然又拉到了一百多义士。

    这支两百多人的义军,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更别说铠甲、战马,完全就是滥竽充数。

    正因如此,李世民特意将他们放在军阵的最后面,防止打起来后,弄乱军心。

    不过,这些义军却并不认为自己是累赘,反而士气高昂,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仿佛是去捡功劳一样。

    韦安平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坐在长安的城头上,目送着李世民等人出城迎战。

    是的,李世民亲自出城迎战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御驾亲征!

    如果是后来的某些朝代,皇帝御驾亲征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说不定大臣还要以死相劝,但在大唐……尤其是开国这几年,李世民亲自上阵杀敌的情况,简直不要太多。

    从晋阳起兵开始,李世民就一直在最前线征战,可以说整个大唐有大半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因此,李世民亲自出城迎敌,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在他的身边,还有左、右武卫大将军秦琼和程知节,以及高士廉和房玄龄等人。

    大唐的军队虽少,但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出城之后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列好了阵型。

    另一边,颉利发现了长安的动静后,也开始召集士卒,整军待战。

    但由于突厥一方的士卒多是牧民百姓,是跟着出来打砸抢烧的,军纪这方面远不如大唐的正规军,乱哄哄的闹了很久,才好不容易整理好队形。

    不过,李世民这边却并不着急,而是就这么干等着。

    将近一个时辰后,突厥人终于列好了阵型。

    突厥一方号称二十万大军,但其实也就不到八万多人马,是唐军的十倍而已。

    从规模来看,一方密密麻麻,漫山遍野,另一方整整齐齐,弱小又可怜。

    然而,就是这样弱小又可怜的阵容,却能笔直的站在漫山遍野的大军面前。

    “去,叫敌军的大汗出来说话。”李世民等了半天,终于开口道。

    “是。”

    一名传令士卒领命而去,很快跑到了突厥的军阵面前,叽里咕噜地大喊了一阵。

    突厥人有突厥的语言,虽然颉利可汗略懂汉话,但为了能让所有人听懂,传令兵还是用了突厥语。

    一阵喊话之后,颉利可汗哈哈大笑起来。

    “去就去,你让李世民先出来。”

    没过多久,传令兵回到本阵,将对方的要求说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后,微微一笑:“诸位,谁愿与我一同去会一会颉利?”

    “陛下,在下愿往!”

    几乎同时有五个声音回答道。

    “那好,你们就跟着我来!”

    李世民说着,将手中的武器交给亲兵,随后只穿着一身铠甲,驾马冲出了军阵。

    在他的身后,五名同样穿戴的大将,也冲出了军阵。

    这五人,正是一直跟在李世民身后的秦琼、房玄龄等人,他们都是身穿铠甲,却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这是特意给对方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