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郎君,外面风大,进来坐吧。”

    身后的车厢里,传来晚晚的声音。

    韦安平摆了摆手:“不用,在外面吹吹风也挺好的。”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韦安平在看人间,人间的人,也在看着他们。

    经历了城外施粥一事,如今的秦王府已经有了一个特殊的标识,就连马车上也有,百姓们一看这个标志,就知道是秦王府的人。

    于是,行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或许驻足观看,或是拱手行礼。

    李世民也坐在马车外面,朝着行礼的士人学子,一一回礼,显得十分亲民。

    今天,他的心情极好,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有停过。

    要不是坐马车不方便,恨不得立刻把韦安平叫到身边来,让他看看……什么叫做人心所向。

    马车很快驶出南门,来到南郊的灵感寺外。

    远远望去,一片姹紫嫣红。

    灵感寺的桃花正盛,前来踏春游玩的士子文人,也有不少。大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饮酒作乐,纵声高歌。

    看到秦王府的马车,许多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也有人拱手行礼。

    李世民一一回礼,但却没有让马车停下来,而是一直驶入寺中。

    秦王驾临,又带着家眷,灵感寺按例封寺,将闲杂人等清理出去……也就是后世的包场。

    清场结束,马车这才纷纷打开,众人依次下来。

    这次春游,李世民特意带了三个孩子。

    李承乾看到老师身后的众多美人,立刻瞪圆了眼睛,仿佛不认识一样。

    李泰此时已经有了胖子的雏形,但却心思聪明,很快就想到了什么。

    李丽质则毫无反应,甚至还跟韦安平打了个招呼。

    “老师,我们在这边。”

    韦安平闻言看去,顿时哈哈一笑:“你们自己去玩吧,回去之后,写一篇游记。”

    “啊?”

    三人当场愣住。

    此时,李世民也带着长孙氏走了过来,随后向韦安平招了招手。

    “先生可否与我一同前去赏花?”

    “那她们……”韦安平看了一眼自己的妾室。

    “就交给王妃和静怡大师吧。”

    “行吧。”

    韦安平无奈答应下来。

    最佳的赏花地点,自然是高处。

    灵感寺地处平原,周围地势平坦,但好在寺里有一座高塔,登上塔顶,顿时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韦安平脱口而出。

    念完之后,他又觉得不对……这种时候,应该念杜甫的“会当凌绝顶”才对,怎么开口就成了王之涣的诗?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改口,就被李世民打断了。

    “这是先生所作?”

    “不是。”韦安平很诚实地答道:“这是后世大唐的诗人所作,一千多年后的学生都还要背诵,我只是脱口而出罢了。”

    “千年之后,竟然还有后人吟诵?”李世民对此十分感慨,又充满了好奇:“这位才子是谁?”

    “王之涣。”

    韦安平笑道:“还没出生。”

    “可惜!”李世民十分遗憾,但又不甘心:“先生还知道哪些大唐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