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燕国王都进了深秋,千里之外的北境更是萧瑟,蝉鸣空树林,处处黄芦草。

    柔然人这一年越发肆意挑衅起来,夏燮虽然老当益壮,但这些年一直在王都待着,柔然人即使还畏惧这位几十年前的声名赫赫的战神不敢与之正明交锋,但内心不免又生出些不该想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优势,有着一批不弱于夏家骑兵的精英队,边境又无比宽广,总有兵力相对弱的地方。

    于是他们就这样时不时这里骚扰一下,时不时在那里弄个乱子,可谓是打一枪就跑,狡猾无比,边境守卫军实在被弄得焦头烂额。

    燕王这才又求助于夏燮,亲自去镇守,夏燮早在月前就前来了,并且带上了未及弱冠的长子嫡孙——夏飞阳。

    至于为何不是带着正当壮年的四十岁的长子夏延,那就要说到夏燮为何都到了花甲之年还不能颐养天年了,总之就一个词——后继无人。

    夏燮这样的豪杰人物,与早逝的发妻只生了一儿一女,而大儿夏轩与小女儿夏蓉没有一个像他的。

    夏轩只爱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偏偏又不是很有才华的,空有一副热爱但无本事,如今不惑之年了都在事业上无半点建树。

    夏蓉,也就是丽妃更是草包脑袋,夏燮与夏轩疼爱于她,把她惯的我行我素,嫁给燕王后若不是镇国公威名震慑,必然被司空与王后那家蛇蝎吃的骨头都不剩。

    一双儿女显然都无法成为夏家的脊梁,夏燮就看准了下一代,夏轩也生了一双儿女,也就是夏飞阳与夏玉双。

    可是老天爷就像在跟夏燮开玩笑似的,孙子虽然武艺出众却并不是伶俐人,当个冲锋陷阵的小将军行,但要接手夏燮的位置又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也就是有勇无谋。

    夏玉双便是恰恰相反,她生得一颗七窍玲珑之心,熟读四书五经乃至兵书谋略,如今才16岁就能与夏燮论个来回,只是身体柔弱,莫说上战场,就是远途到这边境的路上就能要了她半条命。筆趣庫

    后面羲和让他甚是惊喜,简直是他理想中的继承人,但是羲和姓段,即使他不在意什么外姓,燕王也不可能同意让一个公主去带兵打仗。

    所以夏燮只能怀揣无限的遗憾带着孙子夏飞阳来了。

    对于柔然人的挑衅,夏燮十分果断,就是一个字“打”,即使要有不小的损失,但对付这种豺狼不把它打怕了,只怕后面会变本加厉。

    557年,夏燮带着夏飞阳和副将纠结部队,各自率领四千骑兵,共计八千骁骑,浩浩荡荡杀进了柔然腹地,直逼依屠可汗所在之城。

    “报!燕兵已在不足三十里外整装待发!”

    依屠司罕焦躁的在帐内踱步,他没与夏燮正面交锋过,夏燮是他父亲那代凶名赫赫的杀神,数十年前的夏燮正当壮年可谓是猛虎下山,燕军里也人才辈出,他们柔然与其余诸国半点不敢与之交锋。

    直到现在,燕国早已不如那几十年前,重文轻武,人才凋落,燕王忌惮夏家军用各种方法削减军用,虽然夏燮已经尽量自己去填补了,但夏家军的战力战心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柔然趁此机会这么多年来韬光养晦,直到今年才亮出利爪来,本以为这段时间的小小试探不至于让正在衰败的燕国大动干戈,却不想夏燮此人还是如此果断勇猛。

    打,还是不打?

    正在沉思时,又有下人通报有燕国来客求见,这种时候怎会有人求见?

    依屠司罕思考了两秒,就让人进来了。

    来人穿着容貌十分普通,只是带来的一纸信书却不普通。

    依屠司罕确实并不想现在就开打,就像信中所说,一是可以看出来现在还有夏燮在的夏家军十分勇猛,二是若是两方两败俱伤,其余诸国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后者是最重要的原因,他相信燕国也并不想为他人做了嫁衣。

    来信人给了他一个绝好的主意——和亲。

    在依屠司罕看来,自古以来多的是“宜宗室之女为单于阏氏,岁奉絮、缯、酒、粮物多有数,约为昆弟,一和亲”,一个国家要与少数民族缔结成同盟,只需要送出一个公主,而他也只需要保证安定不再骚扰燕国,共同发展。

    燕王会同意的,在他的情报里,燕王并非雄才大略之人,这种明显有利于和平的请求,他没有理由拒绝。

    很快燕国就收到了柔然求和的消息,八百里加急调令下去,夏燮直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也未违抗命令只能撤回了骑兵与整装待发的其他燕军。

    在这中途,一个小将领突然前来禀告,说是抓到了不明身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