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月初十,那扰人的小雨终于停了。

    凌少堂官复原职,先前便差人捎了信儿来,说是近日要去锦官城出公差,邀他一聚。

    唐明琲捏着信看了半晌,目光落在信尾的一笔朱砂色上,眸色沉了沉,终是应了。当日便带着那唐七,随那小厮一路去了锦官城。临走时,还好不矜持的送了苏鸾一记告别吻。

    苏鸾与往常一样,将他送出门,可是这次心里头却多了一丝不舍,可惜的是她自己丝毫未觉。

    唐明琲不在,苏鸾做起事儿来自然也就放开手脚了。一连七日,她都窝在屋子里头,除去吃饭睡觉,整日都在那案前奋笔疾书。

    第八日,天时书斋。

    苏鸾坐在摇椅上,手上托个盘子,津津有味的吃着那芙蓉斋的桃花饼,眼角余光有一下没一下的扫着薛知易。

    只见那薛知易捧着那薄薄一叠纸,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忍俊不禁,看着看着,最后竟红了眼眶,一脸怨怼:“你这人当真冷血啊!这小夫人活得如此一波三折,就不能有个完满吗?”

    苏鸾看着他那入戏的模样,痴痴一笑:“但为旁观客,莫作戏中人。薛掌柜,你这道行还不够啊!”

    “是是是,哪里比得你石头心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半点儿的人情味都没有。”薛知易横了她一眼,怨念颇深。

    “我昨日心中还忐忑,今日见你这般,这心里头倒是安然不少。你且让差人去请了那尹公子吧,毕竟他是行家!”苏鸾嘴巴吃的鼓鼓的,跟只仓鼠似的。

    薛知易看她那吃相,颇为嫌弃:“你家相公可是苛待你了,夫人这吃相,着实没比那饿死鬼好看几分了!”

    苏鸾只轻哼了一声,并不过意,依旧我行我素的吃着。直到将那一盘子桃花饼吃了个精光,这才灌下一杯茶水,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薛知易看了她两眼,不禁摇了摇头。

    尹凉得了信儿,来的很快,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摇着一把扇子进了门。

    看见苏鸾,先是温润一笑,道了句:“好久不见。”

    苏鸾被他笑得心头一松,倒是放下了之前对他无端竖起的防备,浅笑着应道:“尹公子来的倒是快。”

    他眉眼弯弯,与她打趣:“佳人有约,自然要来的快些。”

    尹凉的眼神里带着太多东西,苏鸾看不清,可薛知易看得明白。他脸色微沉,眼神愈发晦暗不明,将手里头的戏本子递到他身前:“今天请尹公子来可不是叙旧的,喏,这是戏本子,还请尹公子指点一二。”

    尹凉眉毛一挑,对他这无端的疏离有些纳闷:“知易兄可是遇到麻烦了?”

    薛知易凉凉一笑:“我一不理红尘事,不涉权贵争的商人,能有什么麻烦呢。”

    “说的是,尹某多虑了。”说着,垂了眼,专心致志看起了手中的戏本子。

    看到一半,他眉头微蹙,抬眼与她问道:“这出戏,叫什么?”

    “假凤虚凰。”苏鸾没看他,眼睛落在窗前那一簇簇的樱花上。

    “甚好……”他不知想到什么,嘴角漾起一抹笑,将那戏本子一收,“鸾歌先生当真从不让人失望,只是这出戏太过跌宕,尹凉一人之力怕是难以圆满,还得请先生随在下往这锦官城走上一趟。”

    苏鸾仰头,望向他的杏眼带着一点儿懒散:“锦官城?”

    “正是,平乐馆的名角儿都在锦官城的戏坊里头。”尹凉喝了口茶,大大方方的解释道。

    苏鸾垂眸想了想,她这么多年,一直困在这一处,能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况且许久没见那人了,不是说冤家路窄嘛,这次去他们说不定能来个巧遇……

    “好,我跟你去。”她笑了笑,点头应下。

    尹凉倒是没再说话,可是嘴角挑起的弧度还是泄露了他的情绪。

    薛知易看了他一眼,随口道:“刚好我也要去锦官城查账,那就一同去吧……”

    苏鸾一听满眼欢喜,倒是尹凉,原本晶亮的眸色忽的暗淡了两分。

    次日一早,天朗气清,万里无云,正是适合出门的好天气。

    苏鸾平日里极少涂脂粉,就连首饰也不过是几支花样素气的钗。一个小包袱里头装着两身换洗衣裳。一身男装,轻装出门。

    薛知易和尹凉候在门口,三禾坐在马屁股后头,嘴里头还吊着根草,小腿儿一晃一晃的哼着小调儿。

    见她一出来,那嘴巴张得能塞下个拳头:“这……夫人你这是……”

    “可不能叫夫人了,要叫小爷!”苏鸾扬了扬下巴。

    车内的二人听了声儿,将那帘子撩起来。只见车下站着个一身青衫的少年,眉目甚是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