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月后!

  “姑娘,方才红儿姐姐过来,说是老奶奶叫您过去呢!”

  丫鬟春暖从外头进来,站在洛可欣身侧恭敬的说着。

  红儿,乃是洛府老太太洛姜氏身边的大丫鬟,府中的人都唤她一声姐姐。

  “叫我过去?红姐姐可有说是什么事?”

  洛可欣依旧低着头,看着手里的书。

  她的书桌就坐落于窗前,窗外金色的光辉斜照进来,落在她的身上,似为她铺上一层金沙,朦胧飘渺,明亮耀眼却又感觉不太真实。

  春暖看不清她的脸,只得摇头道:“红儿姐姐倒是没说,只是说老奶奶叫您过去。”

  这个洛姜氏此时叫自己过去,是想干嘛吗?

  洛可欣想着,合上书从椅子上起来,今早去给洛姜氏请安回来,便一直坐着看书了,衣服没有换,稍稍整理了一会,她便带着春暖去了慈安院。

  洛府身为洛阳县屈一可数的富贵人家,府院规模自然不是小家小户可比得了的。

  绕过长廊,穿过庭院,回廊环绕,走了半柱香,才到慈安院。

  慈安院,富丽堂皇,进入大门,是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小路的两旁是一排石凳,石凳上排列着形态各异的花木盆景,让人赏心悦目.小路往左一拐,是一扇月亮门,进入月亮门,就是洛姜氏在的西正间。

  西正间里摆着的家具有些陈旧感,却被打理得很好;花几上摆着各式花瓶,瓶中花枝非常新鲜,花骨朵开得正艳,很显然是有丫鬟们经常换的。

  洛可欣目不斜视淡然的走着,带着春暖进门。

  房里边罗汉床上,坐着一个头发略显花白体型较胖的老妇人,她一身深暗红色福寿绣花的夹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脑后盘着圆髻,上面还插着一只银钗,老者的眼睛里是平静和能洞悉人心的睿智。

  此人,正是洛姜氏,洛可欣名誉上的奶奶。

  老奶奶洛姜氏已经五旬出头,只不过常年保养得当,不见老态,反而雍容华贵。

  姜嬷嬷和红儿此时正恭敬的站在罗汉床左右两旁。

  “可欣见过老奶奶。”

  洛可欣进屋不着痕迹的扫视一圈,走近后,躬身行礼,举止规范端庄。

  “起来吧!”

  洛姜氏暗暗点头笑着向洛可欣招手:“可欣,来奶奶身旁坐”

  洛可欣听话的走了过去,在洛姜氏身旁坐下。

  春暖给洛姜氏福身行礼之后,便恭敬的垂首退到一旁。

  洛姜氏拉过洛可欣的手捧在手心,轻轻的拍了拍显得很是慈爱,笑道:“可欣啊!再有两个月就该秋收了,你爹不在,你二叔三叔也不在,你四叔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我也一大把年纪了,如今只剩一把老骨头,你二婶三婶我是指望不上了,所以这地里的事啊,我思来想去,觉得还得让你跟着,你可同意?”

  洛家!洛阳县首屈一指的大地主,是众多地主中的翘楚。

  不仅手里有几百亩良田,洛阳县上规模最大的绸庄铺子、酒楼,当铺和米铺也是他们家的,家底可谓丰厚。

  洛姜氏乃是洛府掌权人,位高权贵,她的话在洛府就好比圣言,无人敢违。

  老奶奶洛姜氏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洛天也就是洛可欣的便宜老爹在五年前去了京城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至今下落不明。

  二儿子洛时,是洛阳县有名的教书先生,曾经出名的秀才郎,人人称赞,才华相当横溢,当然了,他除了做得一手好文章,其它事便是一问三不知。

  三儿子洛地,洛阳县出了名的恶霸,人人仇视。

  洛可欣的这个三叔,整天只知道玩乐流连青楼和赌馆,家里的老婆还有孩子,从不过问。

  四儿子洛利,一出生便是个残疾人士,双腿不良于行,偶可站立,只可惜久站不成,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二十三点五个小时都是躺在床上的,至于那0.5个小时,全用在茅房里了。

  洛姜氏唯一的女儿,洛燕,早些年嫁给了县上的秀才,那秀才是个有出息的,短短几年,就升了大官,之后便跟婆家搬到京城去了。

  洛阳县离那京城,离得远,千万里,车马慢,而且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了,所以在洛姜氏眼里,这女儿等于是没了。

  孙子一辈的,洛可欣不是年纪最大的,也不是最受洛姜氏疼爱的,现在洛姜氏突然把秋收大事交给洛可欣去办,主要是觉得,这孩子,最近明显的变聪明了不少,做事沉稳不说,也是个会办事的。

  二房三房是指望不上了,如今她又一大把年纪经不起折腾了,有些事,虽是不放心,但也只能交给年轻人去办了,有她从旁协助,应该不会出事。

  洛可欣听了,没什么特别开心的,倒是站在一旁的丫鬟春暖,脸上全是收不住的兴奋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