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多看了两眼,百分之百确定这肯定不是我修复的那件陶俑。

    而且,我仔细看了看,这陶俑是整件新仿的。

    不可能出现我之前修复后拆了重修的情况。

    补充一句,文物修复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则。

    就是可逆性。

    也就是说我之前修复上去的部分是很容易拆下来,再进行修复的。

    但是,我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因为这整件陶俑都是新仿的。

    而且,竟然还做旧了!

    做旧的还很用心的样子。

    这就奇怪了。

    博物馆仿制文物很正常,因为很多文物是不能频繁展出的。

    为了保护真文物,展出仿制品也是常规做法。

    但是,仿制品原则上不会刻意做旧。

    就算做,也就是基本还原原件的样貌,让看展的人感受一下历史感就好了。

    完全没必要认真做旧。

    但是,这展示柱里的陶俑就很明显有刻意做旧的味道了。

    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是我能看的出来。

    毕竟,这是我的作品呢!

    一时间,我头脑不禁就产生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来了。

    但是,这些想法我可不敢乱说。

    毕竟这可是正规的国家级的馆藏单位。

    中午时分,展厅里人很少。

    工作人员也相应的减少了。

    除了展厅门口和一两个转角的位置站了几个保安外,我没看到其他工作人员。

    我找到距离我最近的一个保安,随口问了一句。

    “请问一下,那边展示柱的文物标签会不会写错了啊?”

    保安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见我问这话不禁看了我一眼,笑了出来。

    “这是中海博物馆,国内大博物馆呢!怎么可能会搞错!”

    我听得点点头。

    的确是国内大馆,但是像标签这种东西写错了也很正常。

    或者真品原件拿下去保养了,换上了仿品没更换上相应的标签,也都是有可能的。

    “能不能问一下,那边展示柱里的陶俑是原件,还是仿品啊?”

    保安看着我有点不耐烦了。

    “标签上都写着呢,问我,我也不知道呢!”

    我这是太急病乱投医了,这么专业的问题我问一个保安,这不是找怼么!

    但是保安也许觉得刚刚自己的语气不太好,紧接着又找补一句。

    “你要是不清楚去服务台问问,或者下去请一个专职讲解员也行。不过,这标签搞错的事基本不可能,那件陶俑都展出小半年了,错了不早就看出来了。”

    我点点头谢了人家保安大叔一声,就转身下楼去服务台了。

    我实在是一时好奇,非得搞清楚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来到前台,问楼上雕塑展厅第0143号展品是原件,还是仿件。

    但是得到的答复竟然跟人家保安大叔一个样。

    服务台小姐告诉我,自己看标签。

    “不会搞错么?把原件写成了仿件,或者忘了更换标签了?”

    “怎么可能!我们博物馆每天都要早晚两次巡查的。而且,你说的那件0143号,都展出小半年了,有错也不会等你发现了。”

    我听得不禁“嘶”了一声。

    “那就有点奇怪了,那件展品的标签没有写明是仿件,但是我觉得他明明就是个仿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