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可是,这天中午,东京城上空忽然发生日食。白亮的太阳渐渐变得青黑无光,而太阳中心处仿佛是一块黄金被融化了,金黄色的溶液在不断沸腾涌动。溶液周围郁郁苍苍,好像一片茫茫水波在旋转不停。日食持续时间很长,直到傍晚,天空才恢复正常。

    古人称这种现象为“日有眚”,眚就是灾难和疾苦。

    宋徽宗的心头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古人看来,天空出现日食,意味着帝王举措失当,这是上天对帝王的一种警告。

    宋徽宗连忙颁布“罪己诏”,说:“人主不德,布政不均,以致天下乱贼风起。朕上仰三光之明,下不能治育群生,朕之过矣。愿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以匡朕之不逮。”

    宋徽宗希望,用“罪己诏”,来消除盘桓在人们心中的疑惑和不安。

    可是,不幸还是降临到了宋徽宗头上。

    一天夜里,安妃忽然浑身发热,寒战不止。宋徽宗急召御医察看,御医按伤寒病症开方治疗,可病情不仅不减反而加重。太医院立即组织御医会诊,但用尽各种手段,仍不见效。

    眼看安妃精神萎靡,饮食俱废,宋徽宗心急如焚,可又束手无策。

    这天,宋徽宗正在崇政殿与王黼议事,忽然传来安妃病危的消息。宋徽宗急忙来到会宁宫,只见安妃闭着眼,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宋徽宗走到床边,轻轻握着她的手。

    安妃脸色忽然渐渐红润起来,她慢慢睁开眼,笑了笑:“官家来了?”

    宋徽宗点点头。

    安妃微微动了动身子,用力握着一下宋徽宗的手,含情脉脉,泪如泉涌:“贱妾出身寒微,今得遇圣恩,心愿足矣,虽死无憾!”

    宋徽宗也默默流泪。

    安妃说:“妾虽埋骨九泉,然魂魄不离官家左右。切望官家常念天下生灵,以宗庙社稷为重。妾不忍离去,然命分至此,官家要保重圣体,勿过于思念……”。

    安妃意犹未尽,可声音却戛然而止。她脸色依然红润,手是暖暖的,身子也是软软的。宋徽宗不相信她就这样走了,他抱着安妃啜泣不已。郑皇后与众嫔妃站在旁边,也都泪流不止。

    安妃就这样走了,她给宋徽宗留下了三儿一女。

    郑皇后安排后宫妃嫔们一一前来吊唁,气氛哀伤悲戚。只有崔妃左盼右顾,似乎并不忧伤。宋徽宗很生气,他甚至怀疑是崔妃整蛊害死了安妃。

    安妃被称为小刘贵妃。在安妃之前,还有一位大刘贵妃即明达皇后,也很受宋徽宗宠爱,可惜也早早去世了。

    大刘贵妃出身也很寒微,长得也很漂亮,也是选美入宫,也是由才人一步步晋升为贵妃。大刘贵妃是1113年(政和三年)去世的,给宋徽宗留下了三儿三女。宋徽宗最漂亮的女儿茂德帝姬,便是大刘贵妃所生。有一天,大刘贵妃身体欠佳,在院子里一边种芭蕉树,一边很伤感地说:“是物长,吾不及见矣。”左右奔告宋徽宗,宋徽宗初以为“微疾”,并不在意。可是,不久传来大刘贵妃病逝的消息,这让宋徽宗悲伤难过了很久。

    现在,总算见到了安妃临终一面,宋徽宗心里略感宽慰。但对崔妃的行为,宋徽宗不能容忍,不久便将她废为庶人。

    一个月后,宋徽宗下诏追封安妃为“明节皇后”。

    宋徽宗对安妃用情很深,一直难以忘怀。第二年正月赏灯时节,宋徽宗怀念安妃,专为她写下一首词: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无言哽咽,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