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景和宫,奉贤太妃高坐在上首的罗塌上,底下几个要好的命妇陪着她说话。

    “娘娘别怪我们嘴馋,我们呀,就指着每年到您这蹭几颗红果,出去炫耀呢。”说话的是太妃娘家嫂子,徐夫人。

    “谁说不是呢,娘娘在宫里身份尊贵,手里随便漏点,就够咱们脸上贴金了。”

    “是呀,你说这月别国御贡的大樱桃,统共就五筐,一品阁老也就能分一小匣,咱们娘娘可是独得一筐,吃不吃的算什么,就说这份尊荣,天下几个女子能有。”

    奉迎着说漂亮话的都是奉贤太妃的本家女眷,太妃知道她们这会子嘴上抹了蜜,不过是为了待会多分几颗樱桃,未必有几分真心。

    可她就享受她们可劲讨好她的样子,特别解气。

    当年先太子去世,元宁帝登基,她被迫从东宫搬出去,临时寄住在母家徐府,受尽了人情冷暖,后来她的一双儿女再被立为皇嗣,她重新回到宫中,和众人想象的不一样,她没有打击报复当年对她冷言冷语的家人,偶尔还随手赐她们一些宫里的东西。

    并非她大度,她只是享受这些人嫉妒她,又不得不奉承她的扭曲样子。

    此刻看着这一张张谄媚的笑脸,因连棠那丫头勾引祁麟而置的气,瞬间就消散了,她心里畅快,斜倚到软枕上,伸出套满黄金护甲的手指头,一一点着她们的脑袋,佯嗔,“你们这些子牙尖嘴利的,竟会捡本宫爱听的说,待会啊多赏你们些。”

    徐夫人佯装侧首喝茶,掩住了心里的那股子不适。

    有人伸头瞅瞅窗外西沉的日头,“乌金要坠山了。”

    照往年,这会樱桃早就抬进来了。

    奉贤太妃掀起眼皮子觑了她一眼,“急什么,果子就在皇宫里,还能跑了不成。”

    众人又枯坐着喝了几盏茶,殿外始终没有动静,面上难免露出焦色。

    奉贤太妃不动声色的嗤了一声,叫来宫人去问前殿宴散了没有,回话说,早就散了。

    坐着的女眷互相交换了几个眼色,一个年轻的娘子怯声道:“会不会今年没有了。”

    “都别瞎猜了。”奉贤太妃坐直了身子,声音里不觉带了一丝严厉,“怕是因什么耽搁了,太后殿里不是也没动静。”

    话音刚落,祁芸抱着一匣子樱桃急匆匆的走进来,瞪着眼睛问,“皇祖母刚赏了我一匣子樱桃,你们这边给我留了没?”

    宫里因樱桃兵荒马乱的时候,连棠正抱膝坐在罗汉榻上,垂头耷耳。

    重生后,凭着未卜先知的能力,她可以避开不好的人,很多事到底还是无能为力。

    比如她没有办法改变父母的早亡,也没有办法改变横儿拼尽全力都可能考不进国子监的事实。

    本朝国子监择优录取,除一小部分天潢贵胄和公侯之家的嫡长子,其他人必须考试。

    横儿今年八岁,七岁才被允许入族学,私下又没有好的西席,若想凭一己之力考上国子监,难上加难。

    如今冯太傅讲义也断了,连棠很挫败。

    退婚的事没有进展,她可以慢慢来,涉及到横儿,却等不得。

    横儿有志向,想科考入仕,尽快自立门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叔叔嫂嫂手下讨饭吃。

    她是横儿唯一的依靠,必须得帮他。

    默默思忖间,突听到门外有急呼呼的脚步声,旋即祁芸推门进来,对着连棠大吐苦水:“不知道为什么,父皇今年没给太妃娘娘赐樱桃,你不知道,我的那些姑姑、婶婶们,脸拉的有多长,她们至于么,母亲平常也没少给她们好东西。”

    她一激动,都忘了忌讳,直接叫奉贤太妃为“母亲”。

    连棠安慰她,“许是她们期待太大,才会那么失望。”

    祁芸冷哼,“母亲就是多余管她们。”

    一番抱怨发泄完了,她才想起正事,小心翼翼的打开木匣,捏出三颗红樱桃放到连棠手里,“只能给你三颗,我今年就这一匣子,给母亲留了一些,剩下的还要和小姐们分,不能给你更多了。”

    连棠把樱桃又还回她手里,“我不要,你拿去分吧。”

    对于世家贵女来说,吃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份独有的优越感。

    “哎呀,不行,归根起来我和你最要好,谁都不给也得给你。”说完祁芸不由分说的把樱桃放在木几上,抱着怀里的木匣,跑了。

    连棠失笑,用帕子将那三颗樱桃包起来,过两天就能出宫了,把樱桃留给横儿,算是小小的安慰他受伤的心灵。

    翌日,连棠不用上学堂,却还是早早的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