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听到陆澹的话,姜邈有些诧异,陆澹说道:“我只是觉得他挺像我曾经的一个故人,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见了之后再跟你细说吧。”

    姜邈明白陆澹的言中之意,曾经的故人应该就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莫非卫风上辈子还是什么出名的人吗?

    但陆澹是在听到她说卫风想要成为野风之后才若有所思的,如果卫风就是陆澹上辈子认识的那个人,那岂不是说卫风的上辈子也变成了野风?

    一直为卫风的遭遇心中酸涩的姜邈,此时心里的难受又翻涌了上来。

    “世子,不管他是不是你认识的按个人,我都有事想请求你的帮忙。卫风他是要流放边关的,我想托侯爷在边关能让人照应他一二。不会太麻烦,别让人太欺负他就好。”

    姜邈这是第一次为了跟武宁侯府无关的事情,请求陆澹的帮助,以往的任何事情,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她从来没有麻烦过陆澹。只有那些她搞不定却又和武宁侯府息息相关的事情,她才会找陆澹帮忙。

    比如谢钧和安王,这两个人的麻烦凭她自己确实是没办法拿捏的。这两人找她麻烦也大多是因为她如今在武宁侯府的特殊身份,让陆澹帮忙她不觉得有什么。

    而卫风就不一样了,他的事情跟武宁侯府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纯粹是她的事情。但边关对她来说,确实还鞭长莫及。

    这件事情对姜邈来说可能挺难,但是对武宁侯甚至是对他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所以陆澹也很干脆的答应了,因为姜邈的要求也不是为他脱罪之类的,而只是稍微的照应他一下而已。

    “你放心吧,我会让人照看他的。你也别太担心了,他是那个人的可能八九不离十,若真的是的话,恐怕也不用谁特意照顾他,他会好好的活下去的,还会活的很好。”

    陆澹安慰姜邈道。

    听了陆澹的这话,姜邈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既然认了卫风这个弟弟,她也希望这个弟弟能好好的。

    不求他成为什么不得了的人物,平平安安的就够了。

    …………

    朝会之上,文武百官位列两边,魏昭在最后的时刻才赶了过来,坐上龙椅之时,甚至还打了个哈欠。

    放在以前的时候,魏昭的这种情况肯定会有言官出来谏言,认为皇上是百官万民表率,朝堂之上如此作态十分不合礼数之类的话来,让魏昭便是驳回了也要生一肚子气。

    但如今的朝堂之上安安静静,没有一点不一样的声音,让一直在边关很久没上朝的武宁侯看着还有些不适应。

    昨天称量了一下玄鸟卫的实力,也做好了被皇上申饬的准备,但一整天竟然无事发生?以这位皇上的性子来说,这可不正常啊。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朝中百官站立半响,竟无人出列禀报奏事,武宁侯左看看又看看,心下一横自己站了出来。

    “臣有事启奏!”

    魏昭像是这才看见了武宁侯一样,开口道:“原来是武宁侯啊,昨日才回了京都,怎的今日就来上朝了?”

    魏昭问这句话,倒不是别的,只是因为朝廷一般有规定,从边关赶回来述职或者有别的事情,像是给皇上贺生辰这样的武官将军之流,若是没有什么要紧事情启奏,是允许有一天到两天的休整时间的。

    只要回到京都的两天之后上朝就可以了,至于述职的折子之类的,一般都走兵部或者别的路线先交上去。

    “臣本来也不想这么快就来上朝,奈何家中夫人催促臣尽快将有些事情办好,不得已臣便只好来了。”

    武宁侯的这话一出,文武百官和皇上都脸色各异,除了武宁侯,还真没人在朝堂之上宣扬自己被后宅妇人拿捏的。

    魏昭扬眉,他上位之后跟武宁侯接触不多,却没想到武宁侯是这么看中他那个夫人的吗?他一直以为,武宁侯只娶了那一个,只是因为常年不在京没有机会,而边关的女子又都太过粗糙武宁侯看不上罢了。

    但今日听武宁侯话里的意思,论对武宁侯的影响力他是小瞧那个武宁侯夫人了?哼,难怪她胆子那么大,敢要挟他,还真是武宁侯给的底气?

    “哦,武宁侯有何要事啊?”

    魏昭仿佛漫不经心的问,但心里的警惕已经拉满了。

    虽然他很多事情还没有准备好,但若是武宁侯真的为了陆澹的事情让他在朝会之上下不来台的话,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

    武宁侯对魏昭的心思全然不知,自然的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都是臣的家事罢了。第一个事,乃是臣的儿子陆澹,去肃州赈灾遇到刺杀一事,臣恳请皇上深入调查,将幕后之人一定要抓出来!否则臣便是在边关,心里也放心不下。哦,顺便我也给我儿请个假,恐怕他一两个月是好不了,要在家里休息休息。”

    “受了伤多多休息这是自然,朕准了。至于陆大人遇刺一事,便是武宁侯不说,朕也已经将此时交给玄鸟卫的谢指挥使去调查了。谢卿,你可要好好的调查调查啊,务必给朕和武宁侯一个满意的答复。”

    魏昭说的倒不是假话,他是真的有意将陆澹遇到刺杀的事情调查调查的,毕竟这武宁侯最后查出来的人,竟然是他最后派到陆澹身边的人。

    但他并未给那人任何的刺杀陆澹的命令甚至暗示,若那人不是脑补过多自作主张,那就是那人背后还有一个幕后主使。

    交给别人查的话,魏昭也有些不放心,万一真的查出第一种结果,这锅岂不是还要背到他身上?虽然说他如今已经有些放飞自我,不怎么在乎名声了,但前提那确实是他自己干的事情。不是他干的事情,谁都别想往他头上扣。

    也只有谢钧,他才能放心让他去查,最终公布出哪个结果,那就是哪个结果。用了谢钧之后,魏昭才发现,身边有一个谢钧这样的人用着是一件多么顺手的事情,其他的人总有些不得心意。

    “臣定不负皇上所望,尽快会找人查清楚这件事情的。”

    谢钧出列拱手说道。

    武宁侯不太相信的看着谢钧:“就你那个玄鸟卫?那些软脚虾两三下就□□趴下了,能顶什么用?不行我借你点人手吧,这次我带回来的人虽然不多,但肯定比你那些酒囊饭袋强!”

    谢钧脸色不变的对武宁侯说道:“侯爷说笑了,玄鸟卫办事多靠的脑子,武力够用就行了,就不用劳烦侯爷费心了。”

    这话虽然隐晦的暗指武宁侯的亲卫大都没脑子,但却也变相的承认了玄鸟卫被武宁侯亲卫干趴下了的事实。

    朝中百官隐秘的互相望望,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玄鸟卫被武宁侯给收拾了一顿的事情的,此时听到这个消息,甚至几个官员忍不住的差点露出笑脸,连忙低下头去。

    文武百官中没几个对玄鸟卫又什么好印象的,都被收拾干净了才好,大家也都不用提心吊胆的生怕被盯上了。

    其中那提出玄鸟卫的构想,且统领玄鸟卫一步登天的谢钧谢总指挥,更是不少人晚上睡觉前都要马上两句的臭名昭著的人物。

    可惜,皇上吃到了为所欲为的甜头,恐怕是不肯轻易的动摇玄鸟卫的特殊地位了。

    有些心思活络之人,已经从这简短的对话之中察觉到了武宁侯跟着玄鸟卫之间不对付的情况,而皇上可能处于某种原因,对武宁侯终究有些忌惮,无法像处置别的百官那样,让玄鸟卫直接硬顶武宁侯。

    这或许也是文武百官一直在苦等的一个突破口,朝中再这样下去,在玄鸟卫高压之下,恐怕百官就真成了应声虫、摆设了。

    “第一件事情或许勉强跟朝廷挂钩,但第二件事情轻容臣无礼,就完全是臣的家事了。臣唯一的儿子陆澹,昨天丧妻了。

    唉,那女人也真是福薄,我儿受伤平安回来,她竟然当天去世,也未留下什么一儿半女的,臣找大师看了看,多少有点不吉利了。所以我想着能否请皇上下旨,宣布她与我儿之前的婚事不作数。

    我侯府人丁单薄,我还想给我儿娶一个清白人家的闺女,为我侯府绵延子嗣的女子,值得我侯府一个原配嫡妻的名头。请皇上恩准!”

    武宁侯这话一出口,可是真将朝中上上下下脑袋炸了个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众所周知,那武宁侯的世子夫人,可是谢太师的孙女啊!

    而谢太师虽然一直没说话,但那存在感可不低啊,还在那儿站着呢!

    哦,对了,还是那玄鸟卫总指挥谢钧的亲妹妹啊,据说那感情着实不错的。

    武宁侯说的这是人话否?这不就是怼脸骂了吗?

    近些年脸上表情越发不动声色的谢太师,此时都肉眼可见的脸色发青了。

    而谢钧此时已经满脸怒火都掩饰不住了,他咬着牙对武宁侯说道:“……武宁侯是否太过玩笑了。”

    谢太师更是目露寒光,对武宁侯说道:“陆侯爷,我两家之事可以下朝之后再谈,何必如此草率?在朝堂之上口出狂言?”

    “谢太师见谅,也不是我不愿意咱两家相谈,但我那妻子非得让我今天把事情就办好,正好趁着我儿养伤的功夫物色个好姑娘,没准儿过段时间就能怀上孩子了。

    “而且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这些年本候在边关杀人是有些多了,难免有些迷信了一点,还请您勿怪啊,小一辈婚事不影响咱两家交情啊,不影响。”

    武宁侯这话一出,简直像个混不吝,你都那样办事了,还不影响交情?你但凡考虑过一点交情,也不至于在朝堂这么说话啊。

    “唉,边关那些将士年年问我,我努力今年给他们带一个好消息吧!”

    武宁侯意有所指,皇上魏昭虽说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跟武宁侯完全的撕破脸,但这并不包括他就得一直在这听着。

    “行了!朝堂之上不是吵这些私事的地方,要吵下朝去吵吧。朕累了,若无事就退朝吧!”

    武宁侯的话是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魏昭听了武宁侯有意无意的说着对边关的控制,也或许是因为心虚的原因,怎么听武宁侯的话里都绵里藏针的讽刺他。心里老大不痛快,索性直接一甩袖子走人了事!

    眼不见为净,反正他是不管的,看武宁侯和谢家能吵出个什么结果吧!

    朝堂之上的官员其实多多少少都已经知道了这些流言消息,此时看着皇上仿佛事不关己直接开溜的行为,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武宁侯府和谢家的事情,还不是皇上他搞出来的?

    结果就这样不管了?走了?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站在朝堂上的两个谢家的人,谢太师和谢钧的脸色都是各有特色的难看。

    反而是武宁侯,对皇上直接甩袖子走的事情根本不以为意,反而还大声的宣告了一下。

    “众位同僚家中若有年纪合适的姑娘,还请不要客气啊。这次我们一定先合八字,武宁侯府说的话也算数,嫁进来就是原配嫡妻的待遇,咱不搞继室那一套!”

    这话简直要把谢家的脸打肿了,谢太师也是眼前一阵发黑。

    这些年武宁侯竟然变了这么多?曾经那个善于隐忍,做事深思熟虑的年轻人到哪里去了?

    便是几年前武宁侯回京都的那次,也不见他如此张狂啊?

    “陆侯爷,算起来老夫也曾对陆侯爷有一些微薄的帮扶之情,陆侯爷当真要这样咄咄逼人吗?”

    谢太师心里也有些发苦,若不是谢芳华做了难以启齿的事情,而皇上又那样换了一个人出去顶替了谢芳华的身份,让他没办法干脆利落的宣布谢芳华死了,今天他也不会到这样有苦难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