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五天的时间里,他放缓了自己的脚步,慢慢的思考着这些数据之中的秘密,当思绪陷入瓶颈的时候,他就会码一下字,换一个思路,或者是去上上课。

    就这样,时间渐渐来到了一月中旬。

    在某日,他重新整理了一遍数据,和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写的东西。

    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就找到了正确的路,并且自己差一点就错过了。

    他惊喜的盯着其中一条式子,高兴得不能自已,马上就拿起了笔在草稿纸上演算。

    这条路就是正确的!

    每一个数据点都能联通在一起!

    ……

    之前他闭关了很久,好不容易出来溜达几天,又闭关了。

    周国昌感觉这两天好像又没有看见到宋问声的人影,故此一问。

    林茂如实交代,“似乎是有了一点突破了。”

    “那就好。”周国昌老爷子来溜达了一圈,乘兴而归。

    之后付双林居然也来溜达了一圈,林茂也是同样的回答。

    谢冠也来溜达了一圈,还在这里喝了一杯茶,最后还是走了。

    今天,宋问声的宿舍里非常的热闹。

    但影响不到他。

    在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之后,宋问声轻而易举的就越过了瓶颈,然后打量着这篇自己花费了不少功夫的文章。

    《论sl方程的由来和应用》

    这个脱胎于大量化学分析数据的方程,最好的归处也是回到化学分析当中去。

    利用方程和对照表格,可以减少化学分析路径,为广大化学人减少研发会浪费的经费、精力、时间。

    看上去简单,但是背后的工作却一点都不少。

    甚至这是宋问声最废脑子的一个研究,就目前来说。

    为了发现这背后的数学联系,他所走正确路径里的草稿就已经有了两三百张,更不用说那些堆积如山的废稿了。

    在初步整理之后,变成了一百多页,再次精简之后,终于成为了成熟的论文,但是也有四五十张,□□十页。

    虽然这里面涉及到的数学问题更多,但是宋问声觉得这个东西的侧重点不在过程怎么找到数学联系,而是在于结果。

    那么要扩大这个方程的影响力,有什么是比《nature》和《sce》更合适呢?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会拒稿,总之宋问声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

    在仔细研究过一番之后,他选定了《nature》,并按照其修改了格式,然后投给了这本期刊。

    他现在其实也有点担心,担心这篇文章太长了,又或者是不符合编辑的口味。

    《nature》的编辑选择论文一项都是多样化的,这些论文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是里程碑一样的存在,也有可能仅仅只是一篇值得关注且令人愉快的作品,又或者是神秘或刺激的观察。

    也就是这种古怪、开放的气质,让宋问声这一次选择了这本期刊。

    当然,目前仅仅停留在想和投的状态,至于后事如何,那只能交给时间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两个大四生因为做了大量收集数据的工作,被他列为了三作。

    这篇论文投出去之前,他只给付双林看过,他还想把通讯作者的位置给付双林,因为付双林也会参与2019年的院士评选,宋问声是并不介意给他的老师多一点荣耀,造一点势的。

    但是付双林拒绝了。

    付双林只是摇头说,“我都到这岁数了,要这么多虚名干吗?如果我被评上了,那么就证明大家都认可我前面几十年所做的工作,即使没有被评上,也不代表我之前的工作一点意义都没有。

    而这篇文章对你来说更加重要一点,有了一篇重量级的期刊文章,修够学分之后,你就可以研究生毕业,甚至是博士毕业了。”

    在这件事情上,付双林表现得相当豁达。

    既然这样,宋问声只能默默收回了自己的提议。

    在完成这件事情之后,他就像是卸下了包袱一样,忽然间想到似乎很久没有和格林戈那联系了,好像也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这个人最近是在忙什么?

    他发了个邮件给格林戈那。

    格林戈那两天之后才回了一条消息:在研究一个课题,真是让人头疼,到了现在一点思路也没有,我听说你和陶和张在研究孪生素数,怎么样了?

    半年时间没联系,原来是在弄这个。

    在研究东西的时候,宋问声也喜欢闭关,之前他去到普林斯顿的时候,更多大拿都是喜欢卡住思路的时候去喝喝下午茶,参加参加活动,而不是想他一样冥思苦想。

    格林戈那也是一样,之前还批判宋问声闭关不行呢,怎么现在也闭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