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珪这老头,一首《相思》,听了七八遍,终于过足了瘾。

    他倒是没有再让宫保写什么春书,其实是怕宫保再来个只有上阙没有下阙的绝句,那老头今天晚上就真不用睡觉,可以整宿守岁了。

    即便现在,王珪脑海里,也一直是那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回绕不休,让他好不郁闷。

    想要自己琢磨一个下阙将诗补完整,但却始终没有头绪。

    王珪虽然才学出众,但论诗词一道,苏轼自然是碾压无敌的存在,堪称诗词一道的大神。王珪他又哪里那么容易,能够续上这诗的下阙。

    老头在这苦思冥想诗的下阙时,倒是没注意到堂屋里,自己孙女看向宫保的眼神,却是愈发迷离。

    王嫣然初见宫保,因为宫保那“猥琐”眼神,下意识便将宫保当成了登徒子,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将其视为路人。

    但很快,宫保一句“位卑不敢忘忧国”,便让王嫣然对其刮目相看。

    而之后,王嫣然却又误以为宫保讥讽她的身高,闹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误会。但这贪嘴的小吃货,却因为宫保的一份甜品,便轻易原谅了宫保的“无礼”。

    十五岁的王嫣然,其实不过是个怀春少女,因为被韦氏退婚,正是最敏感最脆弱的时期。

    宫保这时,却这般闯入了她视线之中,让王嫣然对宫保从漠视到好奇,不自觉中,对于宫保便显得格外上心。

    殊不知,当一个女人对男人产生好奇时,便离喜欢不远了。

    她让玉娘,给宫保送羽绒被、送牙刷子与牙膏,她与宫保争夺十顿“所有权”……其实都是小女生的那点不足以为外人所道的小心思罢了。

    今日宫保为了写春书,憋出一首《相思》,又让王嫣然误会了,不过,这次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宫保却也未注意到长腿妹子,今日对自己那般不一样的眼神。

    这倒也不能怪宫保,毕竟他若是能在感情这方面足够聪明,也不会在后世,还是单身狗一枚。更不会在初见王嫣然时,就露出那般表情,引得佳人厌恶。

    这会宫保居然还在琢磨,自己为何穿越的时候,外卖保温箱里,不放一本唐诗宋词三百首呢?

    一时间,内院堂屋中倒是没人说话了。

    王珪苦思冥想宫保那绝句的下阙,王嫣然与宫保各自发着呆,直到老管事福伯轻咳一声,请王珪去画虎头,才惊醒了三人。

    “插桃枝”、“贴春书”、“悬春幡”、“画虎头”、“书聻字”,都是唐时过春节的习俗。

    插桃枝是在家中插上新鲜桃枝,用以辟邪。

    悬春幡则是在院子里竖起长长竹木竿,竿顶飘悬着纸或布做的长条型旗子,这种风俗随着遣唐使传到东瀛,就演变成了岛国的“鲤鱼飘”。

    画虎头与书聻字,类似后世在门上贴门神。

    画上虎头,意思便是鬼若入门,就是自投虎口,可以避邪。书“聻”字,鬼都会害怕,所以也可避邪。

    这些习俗,宫保从未见过,自然是看得津津有味。

    王珪忙乎完府中的新年事宜,却又回了内房,在婢女的服侍下,换上了那身绯色官服。

    宫保有些不明白,这大过年的,县衙都放假了,王珪这老头穿官服做什么?